元好问诗词赏析(元好问诗词集)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
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元好问诗词赏析,元好以及元好问诗词集对应的问诗知识点,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,词赏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。析元
本文目录一览:
- 1、好问元好问著名的诗词十首诗
- 2、迈坡塘.雁丘词 元好问 的元好诗词鉴赏答案及解析
- 3、台山杂咏元好问这首诗讲了什么?
- 4、问诗元好问的词赏经典诗词?
- 5、解释“一语天然万古新,析元豪华落尽见真淳。好问南窗白日羲皇上,诗词未害渊明是元好晋人。”
元好问著名的十首诗
1.摸鱼儿
(金末元初·元好问)
问人间、情是词赏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。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欢乐趣。离别苦。是中更有痴儿女。君应有语。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景,只影为谁去。
横汾路。寂寞当年箫鼓。荒烟依旧平楚。招魂楚些嗟及,山鬼自啼风雨。天也妒。未信与、莺儿燕子俱黄土。千秋万古。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。
2.摸鱼儿
(金末元初·元好问)
问莲根、有丝多少,莲心知为谁苦。双花脉脉娇相向,只是旧家儿女。天已许。甚不教、白头生死鸳鸯浦。夕阳无语。算谢客烟中,湘妃江上,未是断肠处。
香奁梦,好在灵芝瑞露。人间俯仰今古。海枯石烂情缘在,幽恨不埋黄土。相思树。流年度、无端又被西风误。兰舟少住。怕载酒重来,红衣半落,狼藉卧风雨。
问人间、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……元好问10首诗词精华……
3.小重山
(金末元初·元好问)
酒冷灯青夜不眠。
寸肠千缕、两相牵。
鸳鸯秋雨半池莲。
分飞苦,红泪晓风前。
天远雁翩翩。
雁来人北去、远如天。
安排心事待明年。
无情月,看待几时圆。
4.水调歌头 缑山夜歌
(金末元初·元好问)
石坛洗秋露,乔木拥苍烟。
缑山七月笙鹤,曾此上宾天。
为问云间嵩少,老眼无穷今古,夜乐几人传。
宇宙一丘土,城郭又千年。
一襟风,一片月,酒尊前。
王乔为汝轰饮,留看醉时颠。
杳杳白云青嶂,荡荡银河碧落,长袖得回旋。
举手谢浮世,我是饮中仙。
迈坡塘.雁丘词 元好问 的诗词鉴赏答案及解析
元好问《迈坡塘·雁丘词》赏析
百度文库
元好问《迈坡塘·雁丘词》赏析
乙丑岁,赴试并州,逢捕者云:“ 今旦获一雁,杀之矣,其脱网者悲鸣不能去,竟自投于地而死。”予因买得之,葬于汾河之上,累石为识,号曰 “雁丘”。时同行者多为赋诗,予亦有《雁丘词》,旧所作无宫商,今改定之。”
问世间、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君应有语,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。
横汾路,寂寞当年萧鼓,荒烟依旧平楚。招魂楚些何嗟及,山鬼喑啼风雨。天也妒,未信与,莺儿燕子俱黄土。千秋万古。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。
赏析
这是元好问16岁赴试途中有感而发写的一篇即景之作,据说金末元初著名学者元好问在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来到太原,就在汾河岸边,一位张网捕雁的农夫告诉他,早上他捕捉到两只大雁,杀掉其中一只后,另一只撞网逃脱而去,逃脱的大雁在死雁上空悲鸣哀叫,久久不愿意离去,到后来甚至撞死在地面上徇情,听完后,元好问唏嘘不已,于是向农夫买下两只死雁,埋在汾河岸边,并称之为“雁丘”。当时与元好问同行的友人墨客纷纷写词纪念,于是,元好问也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《雁丘词》。 这就是说,大雁殉情的事强烈的震撼了他,所以在词的开篇,便陡发奇问,破空而来。元好问本要咏雁,却从“世间”落笔,以人拟雁,赋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义,想象极
为新奇。也为下文写雁的殉情预做张本;古人认为,情至极处,“生者可以死,死者可以生”。“生死相许”是何等极致的深情!
遥想双雁,“天南地北”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归,“几回寒暑”中双宿双飞,相依为命,一往情深。既有欢乐的团聚,又有离别的辛酸,但没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们分开。而“网罗惊破双栖梦”后,‘只影向谁去’?爱侣已逝,安能独活!于是“脱网者”痛下决心追随于九泉之下,“自投地死”。
“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”情,可超脱生死,永久不灭。生命宝贵,情更无价。痴情儿女,相依为命,冬去春来,几多风雨。而两情相悦,又有什么能攫去共同生活的乐趣呢?像大雁这样的痴情儿女,在人间更应有多少?那失偶的悲雁,迷茫,惆怅,无所依托,心怀情爱而不得寄,纵是“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”也阻隔不断那强烈的为情而死的执著。元好问为情雁而触动怀古伤今之情。情超生死,爱情永在。
过片以后,元好问又借助周围景物衬托大雁殉情后的凄苦。怀想汉武当年游幸汾河,何等壮观威严,而今箫声鼓动已沉寂千年,汾河湾内平原漠漠,荒烟袅袅,纵是声声招魂,怎唤回那“箫鼓鸣兮发擢歌”之盛况?天音高一声,低一声,莫不是山鬼枉自哀啼?刻骨铭心的爱情连上苍也难相信,以致要妒忌它们爱得执著。雁死不能复生,而双雁合葬之雁丘,岂是那些平常的莺儿燕子的一抔黄土所能比。忠贞的爱情应该为人歌颂,悲惨的双雁应该受人凭吊,“千秋万古,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”。
全词行文并不复杂,而行文腾挪多变,用事实回答了什么是挚爱,寄人生哲理于淡悟之外。《神雕侠侣》中李莫愁的狂歌当哭,雌雄双雕的先后投水而死,更增加了其诗中的意境。
“问世间、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”一双雁的贞烈感动了一个词人,一个词人的感慨问住了我们所有人。若说这世间无情,为什么先有人殉,再是雁死;若说这世间有情,为什么刘兰芝焦仲卿魂化鸳鸯哀鸣不已,韩凭何氏身化相思树才能团聚,孟姜女哭倒了长城,看见的只是累累白骨,有情人难成眷属?
问世间情为何物,值得用生命去等待和交换?这个问题,不要问正在爱的人,他们意乱情迷,给不出清醒的答案;也不要问爱过了的人,他们不见得能给出答案。当爱消逝如飞雪时,剩下的只是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。
我们无人可问,也无人可答。每个答案都不会完全一样。爱情是千古的疑难,是上苍留给人最大的谜题。
老天爷未尝不懂嫉妒,因为它本身是寂寞的,黯然地俯视着苍生。天与地,从被分开那一刻,隔得已经太远,太长。
台山杂咏元好问这首诗讲了什么?
台山杂咏
作者:元好问 (金)
西北天低五顶高,茫茫松海露灵鳌。
太行直上犹千里,井底残山枉呼号。
万壑千岩位置雄,偶从天巧见神功。
湍溪已作风雷恶,更在云山气象中。
山云吞吐翠微中,淡绿深青一万重。
此景只应天上有,岂知身在妙高峰?
作品注释
1、这句说站在五台山向北望去,天显得很低,而五台山的五个山顶却显得更高了。
2、灵鳌:神龟。古代神话传说,渤海之东有大壑,下深无底,中有五仙山(瀛洲、蓬莱、方丈、员峤、岱舆),常随波漂流颠簸。上帝使十五巨鳌举头顶之,五山遂屹立不动。此句形容松涛海浪,山顶如鳌头,以五仙山喻五台。
3、井底残山:指诸山与五台相比,如在井底。
4、天巧:指天然形成的五台岩壑景象。
5、神功:鬼斧神功,非人力所能及。
6、湍溪:急流的河溪。风雷恶:形容水流声巨响如雷。
7、翠微:青翠的山峦。此句说云雾在青翠的山峦间飘荡出没。
8、妙高峰:佛教传说中的最高峰,这里代指五台山。
作者简介
元好(hào)问(1190年8月10日—1257年10月12日),字裕之,号遗山,世称遗山先生。太原秀容(今山西忻州)人,金末元初著名文学家、历史学家。元好问自幼聪慧,有“神童”之誉。仕金官至知制诰。金亡后被囚数年,晚年重回故乡,隐居不仕,于家中潜心著述。元宪宗七年(1257年),元好问逝世,年六十八。元好问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,各体皆工。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、文坛盟主,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,被尊为“北方文雄”、“一代文宗”。擅作诗、文、词、曲,各体皆工。以诗作成就最高,其“丧乱诗”尤为有名;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,可与两宋名家媲美;其散曲虽传世不多,但当时影响很大,有倡导之功。有《元遗山先生全集》、《中州集》。
元好问的经典诗词?
1.摸鱼儿·雁丘词 / 迈陂塘
问世间,情为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
天南地北双飞客,老翅几回寒暑。
欢乐趣,离别苦,就中更有痴儿女。
君应有语:渺万里层云,千山暮雪,只影向谁去?
横汾路,寂寞当年箫鼓,荒烟依旧平楚。
招魂楚些何嗟及,山鬼暗啼风雨。
天也妒,未信与,莺儿燕子俱黄土。
千秋万古,为留待骚人,狂歌痛饮,来访雁丘处。
2.摸鱼儿·问莲根有丝多少
问莲根、有丝多少,莲心知为谁苦?
双花脉脉娇相向,只是旧家儿女。
天已许。甚不教、白头生死鸳鸯浦?夕阳无语。
算谢客烟中,湘妃江上,未是断肠处。
香奁梦,好在灵芝瑞露。人间俯仰今古。
海枯石烂情缘在,幽恨不埋黄土。
相思树,流年度,无端又被西风误。
兰舟少住。怕载酒重来,红衣半落,狼藉卧风雨。
3.同儿辈赋未开海棠
枝间新绿一重重, 小蕾深藏数点红。
爱惜芳心莫轻吐, 且教桃李闹春风。
4.骤雨打新荷
绿叶阴浓,遍池亭水阁,偏趁凉多。
海榴初绽,朵朵簇红罗。
老燕携雏弄语,有高柳鸣蝉相和。
骤雨过,珍珠乱撒,打遍新荷。
人生百年有几,念良辰美景,休放虚过。
穷通前定,何用苦张罗。
命友邀宾玩赏,对芳樽浅酌低歌。
且酩酊,任他两轮日月,来往如梭。
5.临江仙·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
今古北邙山下路,黄尘老尽英雄。人生长恨水长东。
幽怀谁共语,远目送归鸿。
盖世功名将底用,从前错怨天公。浩歌一曲酒千钟。
男儿行处是,未要论穷通。
解释“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。南窗白日羲皇上,未害渊明是晋人。”
意思是:陶渊明的语言平淡、自然天成,摒弃纤丽浮华的敷饰,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,令人读来万古常新。陶渊明自谓自己是上古时代的帝王,但并未妨碍他仍然是个晋人。
出自《论诗三十首·其四》,是金朝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的一首诗,原文为:
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。
南窗白日羲皇上,未害渊明是晋人。
注释:
1、天然:形容诗的语言平易,自然天真。
2、豪华:指华丽的词藻。
3、真淳:真实淳朴。
4、羲皇上:羲皇上人,指上古时代的人。
扩展资料
创作背景:
元好问是金代著名诗人和文学理论批评家。元好问论诗主张天然真淳,反对堆砌雕琢,重视独创精神,宣扬恢复建安以来诗歌的优良传统,是位有独到见解的诗歌评论家。
元好问的《论诗三十首》是继杜甫之后运用绝句形式比较系统地阐发诗歌理论的著名组诗。他评论了自汉魏至宋代的许多著名作家和流派,表明了他的文学观点,对后世有重要影响。
赏析:
这首诗是元好问评晋代诗人陶渊明。出于对当时诗坛雕琢粉饰、矫揉造作诗风的反感,元好问评论晋代诗人陶渊明时前两句说:“一语天然万古新,豪华落尽见真淳。”
元好问崇尚陶渊明诗歌自然天成而无人工痕迹,清新真淳而无雕琢之弊。陶渊明的诗句自然质朴不假修饰,剥尽铅华腻粉,独见真率之情志,具有真淳隽永、万古常新的永恒魅力,是元好问心仪的诗的最高境界。
“南窗白日羲皇上,未害渊明是晋人”两句表明,虽然陶渊明高卧南窗,向往古代,但他并不超脱,还是运用自然平淡的文笔反映了晋代的现实。这个观点深刻指出,陶渊明与晋代现实的联系并未超脱于现实之外。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论诗三十首
参考资料来源:百度百科-论诗三十首·其四
关于元好问诗词赏析和元好问诗词集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?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,记得收藏关注本站。
- ·碌的拼音(碌的拼音和组词)
- ·初露端倪的意思解释(初见端倪的意思)
- ·广袤无垠的意思是什么(广袤无垠什么意思啊)
- ·风雨如晦的晦的意思(风雨如晦的意思是什么意思)
- ·神采奕奕的拼音(奕的拼音)
- ·招呼的近义词是什么(招呼的近义词是什么一年级)
- ·秉烛夜游(秉烛夜游的秉查什么部首)
- ·洞若观火的近义词(洞若观火的读音)
- ·才华横溢(才华横溢的意思)
- ·翌日(翌日的意思是什么意思)
- ·应的多音字组词(待的多音字组词)
- ·舌头的拼音(舌尖的拼音)
- ·湛蓝的拼音(湛蓝的拼音和意思)
- ·描写建筑物的成语(表现人物英勇行为的成语)
- ·气势汹汹(气势汹汹的近义词是什么)
- ·完璧归赵的主人公是谁(望梅止渴的主人公是谁)